close
突聾的主要臨床症狀多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可伴有耳鳴、耳堵塞感、嚴重者可出現眩暈、惡心、嘔吐、自發性眼震等。

  進入「世界杯之季」,零食、啤,熬夜看球,球迷們又將為此狂歡。不過,同樣身為球迷的市民小顧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因為他最近發現自己的一隻耳朵聽不見聲音了,到醫院檢查,醫生確診為神經性耳聾,說與他熬夜看球、過度疲勞有很大關係。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王希軍教授介紹說:「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又稱暴聾。突發性耳聾的特點是發病急、進展快,嚴重的可能幾天內就會出現聽力下降的現象,甚至聽力喪失,治療效果直接與就診時間相關,患者如果延誤有效治療,會對聽力造成永久性損害。

  耳鳴、眩暈作為突聾伴隨症狀易被忽視或誤診

  王希軍表示,一般來說,突聾的主要臨床症狀多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偶有雙側同時或先後發生,可伴有耳鳴、耳堵塞感、嚴重者可出現眩暈、惡心、嘔吐、自發性眼震等。此病來勢兇猛,聽力損失可在瞬間、幾小時或幾天內發生,有的患者在晨起時突感耳聾,較慢者耳聾感逐漸加重,數日後才停止進展。其程度自輕度到全聾。

  王希軍介紹說,約有70%的突聾患者在耳聾前後伴有耳鳴發生,一般於耳聾前數小時出現,多為嗡嗡聲,可持續一個月或更長時間,有些患者可能強調耳鳴而忽視了聽力損失。除耳鳴外,眩暈這一症狀也往往被患者忽視,少數患者以眩暈為主要症狀,而不是耳聾,在醫院時易被誤診為梅尼埃病,以緻影響治療效果。

  年輕人患耳鳴耳聾要及早治療

  耳鳴耳聾這種與聽覺功能有直接關係的「老年性」疾病,近年來在年輕人身上發病率逐漸提高,很多耳鳴耳聾患者都是年輕白領。武警醫院耳鼻喉中心近年來收治的神經性耳聾、耳鳴的病人越來越趨向年輕化,其中20歲至40歲的中青年患者占有相當大的比例。

  王希軍介紹說,年輕人緻聾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不良生活習慣所緻。如今年輕人喜歡戴着耳機聽音樂遊戲,出入吧等噪聲很大的場所,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而噪聲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除了導緻漸進性聽力損失外,還會產生心理壓力,導緻脾氣暴躁或失眠等症狀。專家提醒: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年輕人患耳鳴耳聾等耳部疾病一定要及早到正規醫院進行專業治療,以免病情延誤,造成永久性失聰等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

  老年人應格外注重聽力

  當然,老年人應該格外注重聽力,不要認為「人老眼耳聾」是正常狀態,很多時候及時就醫可以最大程度地緩解減緩聽力的衰退。「很多老人,幾十年因素的影響,聽力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之全身多係統機能的退化及疾病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遺傳性因素,使得聽力係統變得更加脆弱。」王教授認為,除了要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外,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必要時可佩戴助聽器,以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總之,精神緊張、過度興奮、激動、勞累及煙等都是突發性耳聾的誘因,市民要注意預防感冒,做到勞逸結合、飲食規律、放鬆精神;平時洗澡或遊泳,耳朵容易進或沾濕,可以使用棉簽,但要注意力度,也可以選擇用吹風筒吹幹耳朵,避免外耳道長期潮濕而出現黴菌。此外,避免或少去噪音污染嚴重的地方,因為噪音越強,接觸越久,聽力損害越重,而且恢複困難。

    預防耳聾耳鳴做做中醫保健

如何預防耳聾、耳鳴症狀出現呢?王教授提醒,老年人要多吃清淡食物,以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等全身疾病的發生。多吃素食,冠心病發病率少,老年人聽力也能保持較好。相反以肉食為主,血膽固醇較高,心血管病發病率高,老年人聽力亦差。此外,平時可以在家中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預防和輔助治療,例如按捏耳廓、穴位就能取得不錯的防治效果。

  按捏耳廓:用食指和大拇指先從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後從下至上按捏,反複按捏至雙耳有發熱感,一般一次1-2分鍾;

  掩耳鳴鼓:兩掌搓熱,用兩掌心分別掩住左右耳,手指托住後腦部,食指壓在中指上,使食指從中指上滑下,以此彈擊後頸發際處,可聽到咚咚之聲,如擊天鼓,共擊50次;

  掌心震耳:兩手掌搓熱,用搓熱的兩手掌心捂住兩耳,手掌與耳朵完全封閉,然後兩掌突然鬆開,聽到叭的一聲,起到震耳的作用,共50次;

  過頂提耳:先右臂彎曲過頭頂,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左耳耳尖向上提拉,共50次,同法再換左手提拉右耳50次;

  按揉穴位:用兩手拇指端分別按揉兩側聽宮穴、翳風穴,力度以感覺酸脹為佳。按揉時注意張開嘴,每穴1分鍾;

  搓擦湧泉:手掌側立,用側掌面來回搓擦湧泉穴,直到足底心發熱

  王希軍教授提醒廣大突聾患者,在治療恢複期間,患者應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避免感冒,預防病毒感染;切勿過度勞累,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身心愉悅;要保持均衡飲食,多吃新鮮蔬果,減少煙、咖啡等對耳部帶來的刺激;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全身慢性疾病患者更應引起高度注意。對於已經患突發性耳聾並且治療後患耳仍然不具有實用聽力平的患者,除上述建議外,王希軍教授還建議特別應該保護健側耳(即未患病的另一側耳):要避免接觸噪聲與耳毒性藥物,避免耳外傷和耳部的感染,以免健側耳造成不必要的傷害。imag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何堉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